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
培养单位:国际关系学院
辽宁大学
比较政治经济学学科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201Z4    授予经济学硕士学位)
一、学科简介
比较政治经济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府、利益集团和市场的关系来探讨国家怎样管理经济事务。该学科形成于1970年代,现已发展成多方法(如比较历史分析和理性选择分析)、跨地区(发达地区、后开发地区和转型地区)和跨时间(如战后亚洲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的研究领域。当代比较政治经济学有三个学术源头。第一个是1973年的第一次石油危机所引发的学术思考。一部分学者开始比较不同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和这些策略的来源。他们关注于第一次石油危机到8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调整,注重各个国家内部的政府、利益集团与市场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的跨时空比较。他们发现不同的历史制度、不同的社会联盟、不同的政商关系都会引发不同的危机应对策略、不同的经济调整过程。这些学者的研究成为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第二个学术源头是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随着东亚发展的成功,很多研究区域发展的学者逐渐通过比较性的研究,揭示出国内的政府、利益集团及市场的关系往往能在一国的发展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第三个学术源头是理性选择方法的推广。20世纪60年代随着寻租理论、集体选择理论、制度主义理论的出现,经济学家开始把经济学的研究工具用在研究政府、政治运作以及政治经济关系上来。其中很重要的研究工具就是理性选择理论,他们强调以个人理性为基础来讨论人和人、人和组织、组织和国家的关系。以它的不同源头为基础,比较政治经济学在1970年代中期后的兴起和发展是沿着对发达国家经济调整的比较、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及理论与研究方法的不断创新来进行的。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好专业理论基础、较强经济学研究能力以及较高综合人文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后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具体要求为:
(一)具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理论基础,较为系统地掌握世界经济的专门知识;
(二)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三)具有观察和分析世界经济领域内重大问题及热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一)比较政治经济理论
(二)政治经济转型国际比较
(三)东亚国家政治经济问题
四、培养方式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以培养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实行导师负责和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具体培养方式为:
(一)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并达到研究生院规定的学分要求;
(二)在相关导师指导下,鼓励学生定期参加《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生论坛》,以此推进学生的科研水平;
(三)毕业论文写作要严格按照《辽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执行,以此保证论文的规范和质量。
五、学习年限
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不超过4年。提前或延期毕业按《辽宁大学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六、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见附表。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6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26学分、选修课程不低于10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研究生,补修2门本学科本科主干课程。
七、必修环节
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学术活动或实践活动,记2学分。
(一)学术活动
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至少参加学院的《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或《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生论坛》5次以上。
(二)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分为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教学实践不少于36学时,社会实践不少于12周,研究生可任意选其一完成。
八、学位论文
基本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和论文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研究生对后发国家赶超经济领域相关问题进行研究,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内容应有一定创新性,格式规范,符合研究院规定的要求。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附表:硕士课程设置
学院(所):国际关系学院                 学科、专业:比较政治经济学    
研究方向:比较政治经济理论;政治经济转型国际比较;东亚国家政治经济问题       
 
  
   | 课程属性 |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考核 方式 | 应修最低学分说明 | 
  
   | 必  修 | 公共课 | S000001 S000003 S000005 | 公共英语上 公共日语上 公共俄语上 | 64 | 2 | 1 | 考试 | 7学分 | 
  
   | S000002 S000004 S000006 | 公共英语下 公共日语下 公共俄语下 | 64 | 2 | 2 | 考试 | 
  
   | S000015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 S000016 | 就业与创业指导课 | 20 | 1 | 3 | 考查 | 
  
   | S000015 | 自然辩证法 | 18 | 1 | 1 | 考查 | 1学分/人文    学科必修 | 
  
   | 基础课 | S030001 | 中级微观经济学 | 54 | 3 | 1 | 考试 | 6学分 | 
  
   | S030002 | 中级宏观经济学 | 54 | 3 | 2 | 考试 | 
  
   | 专业课 | S030003 | 计量经济学1 | 54 | 3 | 1 | 考试 | 12学分 | 
  
   | S030026 | 计量经济学2 | 54 | 3 | 4 | 考试 | 
  
   | S030004 | 国际经济学 | 54 | 3 | 2 | 考试 | 
  
   | S030005 | 世界经济 | 54 | 3 | 1 | 考试 | 
  
   | 选  修 | 方向课 | S030006 | 比较经济制度 | 32 | 2 | 3 | 考查 | 8学分 至少选修4门 | 
  
   | S030007 | 转型经济学 | 32 | 2 | 3 | 考查 | 
  
   | S030008 |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 32 | 2 | 2 | 考查 | 
  
   | S030027 | 国别经济专题 |  32 | 2 | 4 | 考查 | 
  
   | S030010 | 发展经济学 | 32 | 2 | 4 | 考查 | 
  
   | S030011 | 新制度经济学 | 32 | 2 | 2 | 考查 | 
  
   | S030025 | 比较政治经济学 | 32 | 2 | 3 | 考查 | 
  
   | S030028 | 开放宏观经济学 | 32 | 2 | 3 | 考查 | 
  
   | S030029 | 产业经济学 | 32 | 2 | 3 | 考查 | 
  
   | S030030 | 高级微观经济学 | 32 | 2 | 3 | 考查 | 
  
   | S030031 | 高级宏观经济学 | 32 | 2 | 4 | 考查 | 
  
   | 公共   选修课 | 学校开设各学科综合前沿课程 | 32 | 2 | 2 | 考查 | 2学分 至少选修1门    (跨一级学科选修) | 
  
   | 限  选 | 补修课 | S3090002 | 国际政治经济学 |  32 | 0 |   1 | 考试 | 补修课2门,计算成绩,不计学分。(限同等学力和跨专业入学硕士研究生选修) | 
  
   | S3090001 | 西方经济学 |  32 |  0 |   2 | 考试 | 
  
   |  |  |  |  |  |  |  |  |  |  |